化学是变化的科学,读完列子,才知道化学在古代并非炼丹那么简单

“化学”这个学科的名字,我自幼就特别喜欢。化,变化也。不同的物质之间能相互转化,实在有意思。那么我国古代有化学吗?讲什么内容?老师说,古代化学和道家有关,和炼丹有关。听起来,古代化学实在过于神秘,是玄而又玄的内容,于是兴趣不了了之。但是,古代化学的神秘色彩总是带动我的好奇,古人在化学方面到底都研究了哪些内容?

炼丹术的影响好坏参半,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荒唐可笑之处

今天提起化学,今天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各种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如果说到我国古代的化学,一般联想到的一定是火药和炼丹术之类的内容。火药,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当然非常伟大;但是炼丹术,似乎就是古代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才做的荒唐事。

因此就炼丹术而言,对其评价可谓好坏参半,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荒唐可笑之处。炼丹术虽然在历史上,对于火药、金属冶炼、玻璃冶炼方面有着非常积极重要的作用,但总不能摆脱其荒唐可笑的一面。总之,仅从炼金术的角度看古代化学,总有点儿偷着摸着的神秘意味。

那么古代的“化学”是神秘的术法吗?就像《西游记》里描写的孙悟空那样。

孙悟空的“变化之学”,说明我国古代先民想象力极其丰富,但只能算做神话故事,并非科学

如果说到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变化之学”,最厉害、最广为人知的肯定是《西游记》中,那能够七十二变的孙猴子,吹口气秒变万物,简直太牛了。但是,这些属于神话故事,肯定不是科学的范畴。

有一次,和一位前辈聊天说起孙悟空,我评价说古人的想象力天马行空,实在太丰富了,竟然能开创性地想到人会变来变去。前辈说,吴承恩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不单是想象力丰富么简单,推荐你读谭峭的《化书》,讲的就是古人对于万事万物变化的解读。

蛇化为龟,雀化为蛤。——《化书》

第一次读《化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上面的文字,谭峭竟然认为蛇能变为乌龟,麻雀能变为蛤蜊。想象力丰富是确信无疑了,但谭峭这个人也太符合我对古人的预期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真是愚昧无知的可笑又可爱!当然后来读完《列子》之后我才理解,愚昧无知的其实是我。

列子所讲的变化之学,今天看来其实是有机化学,也许说是生物化学更准确,是我国古代的自然科学

《列子》一书的开篇,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在讲这种变化之学。

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列子

《列子》一书,变成蛤蜊的不是麻雀,而是燕子。因此,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很长一段时间把这段绕过去,内心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列子虽然被庄子盛赞为会飞的神仙,但神仙毕竟只存在于传说中。燕雀怎么能变成蛤蜊?

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列子》

直到有一次,读到上述的内容,我突然才发现我误解了列子,也许算是顿悟吧。这段文字的表面意思是说,乌足草的根变成金龟子的幼虫,叶子变为蝴蝶。蝴蝶只有须臾的生命,又变成虫子。

叶子变成蝴蝶,草叶什么时候会变成蝴蝶?叶子只有被吃了才会变成蝴蝶。草根变成虫子,草根被虫子吃了,那不就是蛴螬虫草嘛!列子的意思是,一种事物消失,被吃掉转化为为另一种事物。列子所讲的这种变化,是一种有机的、生物的变化,按照现代科学应该属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范畴,而且包含了很多的自然科学内容。

首先,看一下“变化之学”内容的课程背景,列子是在路边见到百岁骷髅,来给弟子讲述这段课程的,列子说只有他和骷髅知道“万物既没有生也没有死的道理”。所以,列子所讲述的这种变化的节点是“生死”是确信无疑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科学而非神话故事。

若蛙为鹑,得水为继;……燕之为蛤也,田鼠之为鹑也,朽瓜之为鱼也——列子

其次,关于“变化之学”的例子,列子是从“若蛙变鹌鹑”开始讲述,我们都知道若虫是指未长大的虫子,若蛙,应该就是未长成的蛙,很大可能是小蝌蚪。这种变化,指的自然是鹌鹑把小蝌蚪吃掉了。由此,后面的整段都解释得通了,腐朽的瓜变成为鱼,是瓜变成鱼饵被吃掉;燕雀入水为蛤,也就太过稀松平常了。燕子不会游泳,掉入水中,变成鱼我都信,不过似乎先被蛤吃掉的可能性更大。

朽瓜,是瓜烂掉了,说得已经明白。按现在的语言来解释,庄子描述的整个变化过程是一种有机物和生物学的变化。我国古代先民对于世界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观察过程也是非常的细致。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阴阳尔,四时尔。——列子

最后,我们从列子对变化这件事的整体认识来看。列子说,事物是一直在生生死死,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列子所说的化,到此已经能够确认,确实是生物之间的一种客观的自然变化,这是非常客观和唯物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也许古人太多言简意赅,再加上历史上的文学演绎,让我们主观上会偏向简单化、神话的理解传统文化的学问。

综上所述,我国古代道家研究的“化学”,并非炼丹那么简单。炼丹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起到很大积极作用,也有荒唐的成分在其中。传统文化故事里的“变化之学”,充斥了大量的神话成分。但是真正读《列子》一书,读进去我们又会有很多新的发现,列子所表达这种变化,是一种有机的、生物的变化,按照现代科学应该属于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范畴,而且包含了很多的自然科学内容。先秦时期,我们的自然科学发展还是非常不错的,在2000年前的那个时代,这些内容绝对可以称得上了不起的学问。

 


时间:2020年04月03日    作者:源思维    分类:化学   浏览:1062    

链接地址:http://www.yuansiwei.com/化_%E5%8C%96%E5%AD%A6%E6%98%AF%E5%8F%98%E5%8C%96%E7%9A%84%E7%A7%91%E5%AD%A6%EF%BC%8C%E8%AF%BB%E5%AE%8C%E5%88%97%E5%AD%90%EF%BC%8C%E6%89%8D%E7%9F%A5%E9%81%93%E5%8C%96%E5%AD%A6%E5%9C%A8%E5%8F%A4%E4%BB%A3%E5%B9%B6%E9%9D%9E%E7%82%BC%E4%B8%B9%E9%82%A3%E4%B9%88%E7%AE%80%E5%8D%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