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校教育不仅仅需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在将来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课前学习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和经历。

  一、课前学习的价值与必要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学习是学生在上课之前对课本内容进行预先学习的方法;是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自觉地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新知识主动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求知过程。课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挥,使之能够独立地、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关于课前学习的范围,可以是一整节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针对某一概念或某一段内容。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发现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建,学习者是主动的获取知识,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进行结合。这一理论观点在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必要性和课前学习的价值的角度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同时,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学科教学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各国提出或颁布的核心素养框架中均体现了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强调了教育中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教学上,课前学习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更是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和自主学习形式,一个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过程。

  此外,基于当前研究者们关于课前学习的实践研究情况(孙绍斗,2014;李响,2015;吴志敏,2000;李月霞,2012;梁光平,2014;庞婧,2015;张华等,2014;陈瑞安,2017;黄冠等,2013;李宝华等,2012)的综述,下面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梳理出了四个方面,来阐述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价值和必要性。

  (1)学生进行课前学习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通过课前学习,学生可以明确哪些是已经理解了的内容,哪些地方是仍有困惑的知识,能够初步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以及为什么学。从而能使自己在听课时做到心中有数,轻松地跟上教师的讲课思路和进度,抓住课堂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态度明确,注意力集中。所以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既能逐渐建立听课学习的信心,又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2)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有助于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品质与学会学习的能力。课前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自主地对新课进行探索,独立思考、自我总结、自主运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前学习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必须经历认真思考与总结知识的过程,经历缜密的思维活动过程。学生在课前学习时,或是尝试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教材知识,最后通过“自奋其力”达到“自致其知”;或是通过老师在课堂的指点和引导解决自己课前学习中出现的困惑。总之,在长期的课前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能够积极思考,尝试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等多种能力均会得到锻炼和长进;且这一系列过程正是培养与提升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阶段。

  (3)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有助于进行新旧知识整合,并形成知识网络体系。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时,首先要了解下节课的大致知识内容,了解将要学习的核心知识点及各知识之间的大致关联,主动发现理解较为困难之处,同时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如此以来,听课时能使构建知识变被动为主动,在课前学习与课堂听课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知识体系的构建与整合,长此以往,从而实现概念和能力的发展。

  (4)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有利于教师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学生课前学习能使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上更加默契配合,保证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参与的主动状态,同时保证了真正使教师的“讲”成为学生所需,讲到学生的困惑处、关键处、深奥处。而且,教师可以借助学生课前学习的效果,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信息反馈,挖掘课堂中学生的动态生成,因为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独特的背景、阅历和经验出现在课堂上,带着可能特有的课程资源活跃在课堂上,所以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会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

  同时,我国2017年版的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修订中提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且明确指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而在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过程中在关于“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识、关键能力、科学态度”方面的锻炼与培养上,也将会发挥和体现出重要作用。

  二、开展课前学习的教学策略

  课前学习的形式可以多样,比如传统的预习、安排学生自主课前填写问题清单、翻转课堂、课前微课、阶段考试等,均属于课前学习的类型。关于课前学习,叶圣陶先生提出过很精辟的论述:“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如不教学生学会预习,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个心理阶段。”要求探索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方法、途径、策略等。

  许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均表示当前学生没有良好的课前学习习惯和方法,许多关于当前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现状调查的结果均显示,在课前学习上存在一些比较典型的现状(李响,2015;吴志敏,2000;李月霞,2012;梁光平,2014;庞婧,2015;张华等,2014;陈瑞安,2017;黄冠等,2013;李宝华等,2012;曲志敏,2015;李新乡等,2014),包括:(1)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前学习被当成一种作业任务对待,根本不能理解课前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该学习什么、如何课前学习、为什么要课前学习,没有仔细思考其价值,导致课前学习效率低;(2)课前学习形式单调,多数学生认为课前学习就是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简单看一遍,甚至认为课上老师还会讲一遍,所以没必要进行课前的学习;(3)课前学习效果没有及时检测与反馈,导致久而久之淡化该环节,没有养成课前学习的良好习惯。

  (一)针对传统教学的课前学习策略

  在以讲授式为主的传统物理学习上,关于高中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现状以及应对策略建议,李响的硕士论文((李响,2015)中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证调查研究,其调查研究结果与陈瑞安、梁光平,张华等其他研究者的实践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研究结果具有代表性。调查发现,当前学生在完成高中物理课前学习中存在以下问题:(1)大部分的学生能够认可课前学习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但并没有把课前学习纳入到自身的实际行动中去;(2)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足够多的时间开展课前学习;(3)大部分的学生对自身的课前学习效果不是很满意,希望得到物理教师更多的指导。同时论文根据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指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首先,有些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够,不能独立进行物理课前学习;其次,一些成绩稍差的学生没意识到课前学习的重要性;更普遍的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认为高中物理难度大任务重,课前没时间自主学习下一节内容。(4)调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行为,既缺乏方法上的指导,又无法及时做到学生课前学习结果的检查与评价反馈。

  基于以上现状,从教师角度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高中物理课前学习时,应该兼顾以下具体方法策略的建议:

  (1)教师布置的课前学习任务,目标要明确。明确的课前学习任务首先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能够主动进行课前学习;其次具有评价作用,方便学生自我检查课前学习的效果,能够及时获得效果的反馈。

  (2)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内容要具体。具体的课前学习内容可操作性强,而且能快速让学生抓住重点难点,提高课前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时,要向学生指明课前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且要参考课前学习目标来设计课前学习内容,课前学习内容要注重基础性和选择性并重。

  (3)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方式要多样。多样的方式能更好的激发学生课前学习热情,培养多种能力。比如可采取的课前学习方式有:导学案式、问题清单式、总结归纳知识点式、动手实验式和课外活动实践式等。

  (4)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时间要适当。这样既能平衡各科学习时间,又能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布置课前学习必须要保证学生完成课前学习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合理,且注重在课余生活中增强学生的时间意识。

  (5)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检查要及时。及时的检查可以督促自主学习习惯差的学生按时地完成课前学习任务,也可以使学生在课前明确自身课前学习的不足,为上课做好准备。而且教师的检查应是多元的、全面的和方式多样的。

  (6)教师布置课前学习任务,评价要多元。要求评价的方式、内容和具体形式都要多元化。多元化的评价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在课前学习中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今后课前学习的侧重点;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使评价过程本身成为促进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也有助于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课堂氛围。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生进行物理课前学习时,可以采取以下的几点具体方法策略建议,提高课前学习的效果。

  (1)要提高课前学习的意识。因为很多高中学生认为课前学习是可有可无的,甚至是不必要的。意识决定行动,意识上不重视,课前学习就不会落实到学生的实际行动中。

  (2)要合理分配课前学习时间。一般认为每次课前学习时间20分钟左右为宜。

  (3)要明确自身的课前学习目标。每个人的课前学习目标可能不一样;不同类型的课程,课前学习目标也均有所侧重。例如,物理规律课与物理实验课的课前学习目标就截然不同:课前学习物理规律课,学生应该明确该物理规律的得出、适用范围、意义等方面;而物理实验课的课前学习,学生应该更多地关注物理实验的原理、方法、实施、误差分析等方面。同时,不同的学生应该具备个性化的课前学习目标,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同的学生要朝着自己的课前学习目标努力。

  (4)落实课前学习的反馈行动。应明确课前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及时主动地与他人反馈、沟通,把自己不会的、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反馈给教师和同学,通过探究和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且听课时要重点针对自身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听讲。课前学习的反馈可看成是连接自学与听课的桥梁,进行及时反馈,才会提高自身的听课效率。

  (5)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要有意识地通过物理课前学习培养自主学习习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开展课前学习,要培养自身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主动要学、想学的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阶段,学生进行物理课前学习有以下可用方法:(1)读书记录法,即通过“读”、“划”、“写”的有机结合的方式;(2)归纳总结法,常用于习题课、复习课的课前学习,既有助于整体上把握物理知识,为灵活运用物理知识解题做了铺垫,又有助于培养自身的归纳总结能力和查找知识漏洞的能力;(3)习题检测法,用于在课前学习新知识后,做几道题目检测自身的课前学习效果;(4)温故知新法,课前学习时既要“知新”,有时候还需要“温故”,新旧知识结合,不但有助于接受新知识,更有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例如课前学习电势能时可对重力势能进行“温故”。(5)动手实验法,在课前学习中出现疑问,或是被教材中的小实验吸引时,若时间和条件允许,可动手验证或是设计一个小实验。例如自由落体纸团和纸片下落快慢的实验,比较下落的快慢。在看似矛盾的实验现象中,思考问题的原因,有助于理解概念和规律。

  (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策略

  有别于传统课堂,目前随着翻转课堂研究的开展,对课前学习新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翻转课堂的一般形式为,让学生提前学习基础知识,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实践进行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和探索活动。翻转课堂一般通过设计针对具体问题的微视频和导学案来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比如1998年的杜郎口中学的“课前预习导学案模式”,本质就是翻转课堂。

  总结当前研究(易立铁,2014;高建霞,2017;唐建华,2016;黄娇,2016;边辉,2017;朱静霖,2016;刘海涛,2017),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任务具有以下三点原则:(1)目标导向明确。翻转课堂放入课前学习的目标导向是指教师根据课前学习的知识点内容,制定明确的课前学习应达到的目标要求,由目标做向导,引领学生建立起学习行动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课前学习。(2)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以自主学习为主,同时为了及时解决学生在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应坚持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相结合的原则,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起学生、家长、教师间的协作交流机制;这种交流机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3)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以视频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风格,自主选择学习资源、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学习时间和地点,开展自主学习。基于以上三点原则,研究者们以实践研究的方式提出了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的实施策略。

  (1)明确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与传统预习的区别,明确课前学习目标。传统的预习主要凭借的材料是教材,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主要依靠以视频为主的资源包,而且二者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水平要求上亦有所差异。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效果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要求对新知识的学习达到理解水平,以保证在课堂上的研讨与提升。同时,传统的课前学习阶段一般没有学习效果检测环节,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需包含效果检测,并且要完成检测结果的统计与反馈,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提供设计依据。所以要求教师必须制定科学的课前学习目标,并将该目标明确传达给每一名学生,并针对目标开发相应的效果检测。

  (2)丰富学习资源,提供多元支撑。翻转课堂的实质是一种教学流程再造,把知识传授、学习放在课外,把知识内化与提升放在课内。课前学习资料不一定非是微视频。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为了使不同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学生均在课前学习阶段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水平,需要提供各种类型的、丰富的自主学习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比如除了微视频以外的纸质教材文本、电子教材文本或其他参考文本材料等等。同时提供包括课件、学科教学平台、专题网站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支撑工具。

  (3)搭建协作交流平台,提供学习帮助。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不太强,教师需要搭建协作交流平台,建立多渠道学习支撑体系,对学生的课前学习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撑。一是提出明确的课前学习目标、内容、检测等,并能在学生课前学习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二是借助家长的督促与帮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质量,避免部分学生因意志力薄弱而受到其他因素影响;三是建立网络平台,方便学生间的相互帮助、相互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平台了解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从而提高课堂效果的针对性。

  (4)重视检测,及时反馈。针对性的课前练习是翻转课堂课前学习的重要组成环节。课前学习的及时检测既有助于学生明确课前学习应达到的目标要求,也可以帮助教师根据检测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易立铁,2014)。

  (三)微视频形式的课前学习策略

  随着微视频逐渐进入教育领域,在课前学习中采用微视频的方式也成为当下课前学习的一种潮流。上一小结中指出,翻转课堂的基本形式之一就是设计微视频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但这里需要区分的是,微视频是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一种重要的课前学习的方式,不仅只限于在翻转课堂的模式中使用。更重要的作用是,它指向了促进教学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微视频具有“短、精、快”等特点,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体现。当前关于课前学习中使用微视频形式的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结果均显示,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效果,体现出了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以西北师范大学庞婧的硕士论文(庞婧,2015)进行的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前学习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为例,研究结果表明:(1)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前学习,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前学习兴趣。表现为,原来不愿意进行传统课前学习、或行为上不能坚持进行课前学习的同学,在微视频引入后,对课前学习变得很积极,且学习兴趣增加。(2)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前学习,转变了学生的课前学习动机。表现为,学生能够主动开始课前学习,而非由家长和教师的外界监督与督促。(3)微视频支持下的课前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能力。表现为,基于微视频的课前学习,学生课前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自己会主动和同学讨论解决,也能上网搜索课前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微视频以直观形象的特点,使得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5)微视频在课前学习中的应用,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课堂表现更加积极。

  我们已经了解,在课前学习中使用的微视频方式不等于翻转课堂,但这里需要再次做一区别说明的是,它也不完全等于物理微课。“物理微课是以微型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开展的简短、完整、可视化、精彩的教学活动。(和晓东等,2015)”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拓展资源。微课不一定仅针对课前的学习,可以是在学完某个知识后进行的补充讲解,或是疑难解决等;微课的使用时间点也不一定是课前,可以应用或存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比如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的微课等。而指向服务于新课学习的课前学习类微课,则正是这里所强调的微视频形式的课前学习策略。

  (四)课前学习策略的相关实践成果简介

  其他许多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均尝试在课前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上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研究。例如早期时常州师范学校的邱雪华老师在1982年提出了“尝试教学法”理论,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教师只是提出问题,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和相互讨论,初步解决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最后教师有所侧重的教授教学内容。本小结对相关研究者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简单的介绍与综述。

  预习作为传统的课前学习的方式,首先得到广泛研究。例如吴志敏在《教学生学会预习》中提出,要从以下四点逐步教会学生预习:(1)转变学习是被动听讲的观念,培养预习习惯,使听课变成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2)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比如预习时要边读、边想,边做记号、边做笔记、边做习题等,培养学生学会预习;(3)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适时的反馈、检测和客观评价,学生根据反馈信息,知道自己预习行为的缺陷和薄弱环节,从而进行及时改进与调整;(4)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意识到不预习就听不懂教师所讲,课前非预习不可,“强迫”学生学会预习(吴志敏,2000)。

  在课前学习中尝试引入思维导图辅助学习,也是一种提高课前学习效果的方式。这种方式要求教师首先把课前学习指导的思维导图画出来并发给学生,指导学生按照思维导图上的要求进行课前学习,同时,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这样可以使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就能根据学生的画图情况,直接了解学生进行课前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这种以思维导图辅助的课前学习,使学生在进行课前学习时有明确的学习向导,且思维导图以图谱的形式展现新知识框架,既能引导学生一步步地开展课前学习,又能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有效的心理预期,从而降低认知负担,增强自信心。可参考的课前学习指导导向图如下图2.5。思维导图辅助的课前学习不但将书本上繁琐的文字变成了一张简单、易读的图画,同时很好地表征了各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这种明确的课前学习导向能够有效地唤起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的记忆,完成新旧知识之间的建构,避免了学生因为在课堂上没能及时回忆起的相关知识点,从而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张宇姣,2017)。


  此外,设计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前学习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有助于学生培养课前学习习惯。比如张华在《中学物理研究性学习课前预习探析》中介绍,在设计预习题目时,可以妙用生活现象,从而开启学生的探索欲望;在预习素材的选取上,巧用娱乐互动,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安排预习任务时,采用各种形式的习题,唤起学生的思维;或是设计多彩的实验,借用缤纷的游戏等(张华等,2014)。

  可见,新课程标准指向的教学方式从教到学的转变,使研究者们更加关注课前学习的开展与进行。相关的研究成果与对应策略均体现了教师们对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学会学习能力的认识,以及对学生自学之后的要进行的反馈评价的关注。这也正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时间:2020年02月18日    作者:源思维    分类:英语   浏览:2002    

链接地址:http://www.yuansiwei.com/英_%E5%A6%82%E4%BD%95%E5%BC%95%E5%AF%BC%E5%AD%A6%E7%94%9F%E8%BF%9B%E8%A1%8C%E8%AF%BE%E5%89%8D%E5%AD%A6%E4%B9%A0.html